NEWS
最新消息
- 2013-11-30 含冤待雪的可憐魚
長久以來,大西洋鱈魚一直都是是英國人的最愛(分類學上,冰島的鱈魚與挪威的鱈魚並非是完全同一掛的鱈魚品種,二者營養價值也不盡然相同,而冰島的肥嫩鱈魚,已然填滿了許多英國人的肚子;至於美國東北方靠近加拿大沿岸的北方系統碩大鱈魚品種,則是早已經被北美洲的英國殖民地移民給趕盡殺絕的捕撈殆盡;此外另一方面,歐洲的西班牙或法國也不遑多讓的幾乎吃光了英吉利海峽碩果僅存的鱈魚族群),原則上鱈魚係屬於寒帶水域魚種,應該不太可能會像臺灣榮總醫院所聲稱的,鱈魚本尊會出現在臺灣炎熱海域(西方醫學一向強調追求實際科學真理,不曉得臺灣方面,為何會產生不求甚解的價值觀改變?頗令人婉惜和玩味)吧?可見得隔行如隔山呦!然且對於嗜血的鯊魚媒體來說,既然是送上門的細皮嫩肉鱈魚,焉有不先狠狠大啖一番的道理咧? 圖片為大西洋鱈魚的手繪圖檔
2013年11月2日的聯合晚報頭版,赫然出現了斗大的標題:深海魚每月最多吃一次!資料來源為台北榮總毒物諮詢中心於「2013國際中毒診斷與救治研習會」中所發表之臨床研究資料,而相關被檢討的台灣常見深海魚種類,則為鯨魚、鯊魚、旗魚、鮪魚、油魚、鰻魚、鱈魚、烏魚、鯛魚、鯰魚等魚類;接著在2013年11月3日的中國時報A3版面,也以特大的篇幅以導了驚人的標題:小心汞中毒!吃深海魚,每月最多2次;並同時在文中轉述了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的善意提醒,鯊魚、旗魚、鮪魚、大西洋鱈魚等大型深海魚,若長期大量吃恐有汞中毒疑慮,孕婦、17歲以下青少年及孩童,應避免食用深海魚。一般民眾一個月最多吃2次,每次份量大約半個巴掌大,而且不要吃魚皮、及魚內臟!此外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於報載中,也再次建議消費者,應同時避免購買鯊魚、旗魚、鮪魚、大西洋鱈魚四種汞含量較高的大型深海魚!
誰說恐龍已經絕種了呢?如果連兩棲爬蟲類的鱷魚都能存活下來,更何況是海洋中的蛇頸龍呢?只是蛇頸龍有可能隨著不同地方環境的演化,而產生出不同的分類品種出現(就像英國尼斯湖的水怪,應該算是英國種的蛇頸龍,極善於深海潛游,受到驚擾威脅之時,往往能快速的由尼斯湖底水道直接游到英國北海,所以人們才總是會望湖而興嘆! 圖片為4公尺長的幼年蛇頸龍骨骼照片,可以看的出來具備有非常強而有力的四肢鰭狀骨頭,據專家估算蛇頸龍潛游時,甚至於有可能會比潛艇的速度還要快速的多! 作者為德國攝影師Ra'ike,from wikipedia網路資料
看完了上述報導,除了對於榮總相關研究機構與江守山醫師的關懷消費者感到敬佩,也不禁同時讓人感到有些疑惑?難道在台灣深海中也有所謂的大西洋鱈魚族群存在?如果真的是如此,那就有如在台灣的日月潭中,發現了英國的尼斯湖水怪蛇頸龍?!大西洋鱈魚(Atlantic Cod,學名為Gadus-Morhua)基本上是一種寒帶性魚類,主要生存於北大西洋西部海域(靠近北極圈),根本就不可能生存於熱帶的台灣周遭海域!?何來報載之台灣深海鱈魚就是所謂的大西洋鱈魚的謬稱?比較有可能的,倒是被日本人稱為「真子」(注意是真子,而不是恐怖片的貞子)的太平洋鱈魚( Pacific Cod,學名為Gadus-Macrocephalus)?只是對於真子而言,台灣海域或許也還是太熱了一些?只宜遊玩而不能久居?!而相同的情形也一體適用於其他的寒帶性鱈魚品種,例如像是黑線鱈( Haddock)或牙鱈( Whiting)乃至於青鱈(Pollack)。
悠遊於墨西哥灣的方頭魚雖然與鱸魚外形相似,肉質也頗為紮實而又可口,但本身卻因為生存海域環境的長年人為排放物質的污染,因而含有較高的汞成份,消費者切不可等閒視之的去誤食牠,以免惹火燒身哉! 圖片乃方頭魚手繪圖
至於魚類含汞的超標問題,其實在國外早就已經被嚴格的監督與廣泛研究;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經濟性價值魚貝類含汞濃度排行表」( Mercury Levels in Commercial Fish and Shellfish)中所顯示,在所有的魚貝類汞濃度排行榜中,前4名的最危險魚種分別是方頭魚( Tilefish,老美有人俗稱牠為Golden-Bass,其實方頭魚與鱸魚(Bass)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長的有些類似),其次則為劍魚(Swordfish,劍魚不是旗魚,劍魚本身是游速極快的凶猛魚類,時速可達80公里以上),鯊魚(Shark,基本上什麼肉都能嚼上一口的大魚,雖然有些種類的鯊魚主要是以浮游生物為食物),和大王鯖魚(King-Mackerel,一種生活於美國大西洋南岸到墨西哥灣的鯖魚,與台灣宜蘭所生產的花腹鯖(Scomber Australasicus),或日本的白腹鯖魚(Scomber Japonicus),乃至於品質最佳的大西洋鯖魚(Scomber Scombrus),事實上為不同種類的鯖魚);而非台灣醫院研究機構或醫師所單方面宣稱的鯊魚、旗魚、鮪魚及大西洋鱈魚?(雖然鮪魚排名第5,但那是指大眼鮪魚(Bigeye-Tuna),而非黑鮪魚),不曉得二者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另外如果從FDA的魚貝類含汞濃度排行表的資料來做更進一步的分析與比較,也可以發現在所謂的鱈魚家族中,其實含汞濃度並未高的嚇人?反而是低的令人跌破眼鏡!與大西洋鱈魚外表類似的黑線鱈大約只有0.5PPM的含汞濃度,而青鱈(Pollack)甚至只有0.03PPM的含汞濃度(寒帶鱈魚與一般所公認的低汞含量魚貝類,例如烏賊(Squid)的0.023PPM,鮭魚(Salmon)的0.022PPM,鯷魚(Anchovy)的0.017PPM,或沙丁魚(Sardine)的0.013PPM可以說是不分軒輊)!
美國是世界上煤礦蘊藏量最大的國家,也是工業化程度極深的超級強權國家,然而也無可避免的,導致了其沿海地區魚類的生靈塗炭與汙染的日驅嚴重!所以基本上,美國像樣子的魚油品牌業者皆會選擇由國外的優質魚場(例如向北歐的挪威選購所需要的鱈魚半成品油脂,或者是南太平洋的智利輸入一些寒帶南極魚種,以利於繼續的加工再輸出販售)來進口其加工所需要的魚類原物料,否則說實在的,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呀?恐怕最後亦只有關門大吉的份!
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某些深海魚類的汞含量不但不高,反而出奇的低微?要解釋這個問題倒也不難?只要效法醫界前輩與發揮醫學院的鉅細靡遺求知精神,應該就有可能找到答案?!所謂的含汞魚類,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指攝取到含汞食物的魚類!魚類本身並不是天生就含有汞元素,之所以會攝取到較高濃度的汞成份,完全是因為特定海域中存在有太多的汞元素所造成(透過食物鏈的層層增殖吸收效應方式)!?那麼特定海域中的汞元素又從何而來?其實主要是來自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副產物,即所謂的廢五金焚燒與燃煤排放物(廢五金與煤礦本身皆含有一定比例的汞元素成份)!在理論基礎上,只要源頭的汞元素成份排放量得到控制,自然魚類也不大可能含有太超標的汞濃度?!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樣是方頭魚( Tilefish),在墨西哥灣的方頭魚含汞濃度,竟然會是大西洋方頭魚的10倍(當然不同的魚種,或魚隻本身的體型大小也多少會影響汞元素的吸收量)!?
古老的實驗室級蒸餾法雖然平常實在,但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各式各樣先進蒸餾法(譬如像是Molecular Distillation或者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所蒸餾萃取出來的純淨天然營養成份,卻已然食用價值極不尋常!不過前提是,你還是必須要先有出類拔萃的低汙染魚種原物料(例如冰島的純野生鱈魚或者是挪威野生乃至於半野生養殖的鱈魚,皆為不錯的選擇,不過還是要看來源品牌才比較有保障),否則最後一切還是白搭!
在了解了汞成份污染的來龍去脈以後,最後則是許多消費者所長期關心的切身議題,即所謂精煉之魚油或魚肝油相關產品,是否最後仍有可能含有過多的汞元素存在?對於一個真正專業的魚油或魚肝油專業品牌廠商而言,唯一最好的對外說明與解釋,其實就是不斷透過嚴格的獨立實驗室測試,來確保好每批產品的安全可靠性!以魚油的製作過程為例,只要能確實精選好優秀的新鮮活性魚種(花費當然也省不下來),再加上循規蹈矩的嚴格執行魚油SOP萃取手續過程(例如以所費不貲的先進蒸餾法或蒸煮法來萃取魚油或魚肝油),所得到的魚油產品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也自然會比較容易通過各種實驗室的數值考驗與核對!畢竟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而言,魚油或魚肝油產品中,最好永遠不要有任何的汞元素存在?然而在現實條件下,只要是活生生的成熟有機生物體,又豈有可能不會含有極微量的汞元素存在?或許二者之間的差距盡量縮小化,不就正是產品廠商所應該要努力的目標?也似乎是專業品牌平時的功力所在!只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鐘!為了製作出頂極的魚油或魚肝油產品,又有多少人能夠明瞭專業品牌廠商的辛酸無奈與付出代價究竟有多大!?